特朗普刚到英国,英方就对台海放狠话?
你说这事儿巧不巧?特朗普前脚刚踏上英国土地,后脚英国国防大臣就跑到澳大利亚对着台海问题叫板。这时间卡得,简直像商量好的一样。
咱先说说特朗普这趟英国行。7月25日,这位美国总统又一次踏上了苏格兰的土地。说是去看他的高尔夫球场,但明眼人都知道,哪有总统真为了打球专门跑一趟的?特恩伯里球场确实是他的产业,不过这回的重头戏明显不在挥杆上。
这老头儿带着一家老小,还有一堆顾问,在苏格兰待了整整五天。26号见欧盟主席冯德莱恩,27号会英国首相斯塔默。你说这安排,是巧合吗?
英国那边儿,斯塔默这个新首相也是有备而来。工党刚在2024年大选中翻身,他急需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脱欧这几年,英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明显不如从前,现在逮着机会当然得好好表现表现。
不过,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在澳大利亚的那番话。这家伙7月27日站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直接放话说英国准备好在太平洋作战,如果台海出事儿,英澳两国会并肩战斗。
这话说得,真是够硬气的。希利这人原本是搞媒体的,后来转行从政,在国防这块儿也算摸爬滚打了几年。但这次的表态,明显超出了之前的调子。
你想想,这时间点卡得多准?特朗普在苏格兰和英国高层谈笑风生,希利就在万里之外的澳大利亚对着台海问题放狠话。说没关系,谁信啊?
英国这回是真下了血本。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战斗群,包括护卫舰、补给舰,还有皇家海军陆战队。这可是近30年来头一次,英国航母要穿越南海,甚至可能靠近台湾海峡。
不过咱得实事求是地说,英国这点儿家底儿,真要和咱们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听起来唬人,但威尔士亲王号前年推进系统还坏过,停航半年。F-35B战机也出过迫降的事儿,这技术可靠性让人捏把汗。
英国海军现在就这点儿底子:6艘45型驱逐舰、11艘23型护卫舰,再加上几艘核潜艇。技术上确实不落后,但数量少得可怜,维护费用高得吓人。最要命的是,在亚太这边没有永久基地,全得靠盟友帮忙,后勤补给链脆弱得很。
反观咱们这边,福建舰航母、055型驱逐舰,无论是吨位还是整体配置,都要强出不少。英国这双航母战斗群,真要在远洋和咱们南部战区较量,胜算实在不大。
护身军刀-2025军演从7月13日就开始了,美澳主导,英国派了3000多人参加。规模确实不小,包括反潜、两栖登陆、电子战、网络防护等等。但说实话,这更像是一场表演,实战能力到底如何,还得打个问号。
英国国内对这事儿也不是铁板一块。不少人觉得,国家资源本来就紧张,没必要在亚太瞎折腾,成本高收益低。工党政府刚上台,财政紧巴巴的,军费预算都不够用,还要在这儿逞强?
澳大利亚那边倒是挺配合,副总理马尔斯还专门陪着希利讲话。美国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特朗普访问期间,肯定少不了军事合作的话题。欧盟的冯德莱恩也见了特朗普,不过欧盟对台海问题还是比较谨慎的。
国际媒体对这事儿议论纷纷。有人说英国这是殖民心态的残留,想在亚太重新插一脚。咱们这边的媒体当然不客气,直接批评这是干涉内政,《环球时报》还说英国有帝国主义怀旧情结。
其实仔细想想,英国这番表态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脱欧后,他们的国际影响力确实下滑了不少,现在得靠“全球英国”战略来找回存在感。台海问题成了他们刷存在感的一个点,但风险也不小。
咱们外交部的回应很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海是咱们的内政,外部势力别瞎掺和。中国不主动挑事儿,但主权问题上绝不含糊。
这整个事件,说白了就是英美轴心的一次展示。特朗普的访问拉近了两国距离,英国的军事表态算是投桃报李。但效果如何,还得看后续发展。
英国想借美国的势头重振影响力,这心思可以理解,但风险也是实实在在的。万一真的在台海问题上玩过火,到时候收不了场怎么办?
特朗普这人咱们都知道,商人出身,什么都要谈条件。英国想从贸易上得好处,美国想让英国在军事上多配合,各取所需。但这种交易的代价,可能比想象中要大。
说到底,亚太的和平稳定,靠的是对话协商,不是军演威慑。英国这次的高调表态,更多是政治姿态,实际作用有限。但它传递出的信号,值得咱们认真对待。
未来会怎么发展?特朗普回国后继续推他的关税政策,斯塔默在伦敦忙着搞经济建设,希利还得管着那点儿可怜的国防预算。亚太局势依然变数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会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个底线任何人都不能碰。
这事儿让咱们看清了一个道理:国际关系就是这么复杂,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往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朗普的一次私人行程,竟然能牵出台海问题,这种连锁反应确实需要警惕。
英国想重返大国舞台的心思,咱们能理解,但方式方法得慎重。在台海问题上瞎掺和,最终受损的可能还是自己。毕竟,咱们这边的实力摆在那儿,不是光靠嘴硬就能解决问题的。
你们觉得,英国这次的表态是真有底气,还是在虚张声势?特朗普和英国的这次会面,会对未来的亚太格局产生什么影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