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优抚补助,两地退役军人速来核查,务必不要错过!
老李头正蹲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乘凉,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掏出来一看,是战友群里炸开了锅。
"寅阳镇和海阳镇的补助名单出来了!"这条消息后面跟着十几个感叹号,把老李头的瞌睡虫全吓跑了。
手指头在屏幕上划拉几下,老李头就找到了政府网站上的公示名单。他那双老花眼眯成一条缝,在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搜寻自己的信息。"带病回乡,1220块5毛",看到这个数字,老李头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不过转念一想,隔壁村的老王头是两参人员,能领1314块3毛,这心里又有点不是滋味。
说起这个补助金,那可真是老兵们的命根子。国家给的这份心意,既是认可也是保障。可今年这提标的事儿就跟老牛拉破车似的,慢悠悠的没个准信。浙江那边几个地方倒是手脚麻利,早早把标准提上去了。其他地方的战友们只能干瞪眼,天天在群里问:"咱这儿啥时候能涨啊?"
寅阳镇这次办事挺利索,8月8号就把名单贴出来了。网站做得也明白,伤残军人、带病回乡、两参人员分门别类,找起来一点都不费劲。海阳镇那边14号才公布,把所有优抚对象都塞在一张表里,得费点功夫才能找到自己的名字。不过好歹是公开透明,总比藏着掖着强。
"老李头,你数数钱到账没?"村支书骑着电动车路过,扯着嗓子问道。老李头掏出存折仔细核对,数字和名单上一分不差。这心里才踏实下来,顺手给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发了条语音:"补助金到账了,你爹我这个月又能加个鸡腿了。"
说起这个补助标准,寅阳镇可比国家定的高出一截。带病回乡的能拿1220块5,两参人员1314块3。这数字听着就吉利,特别是那个1314,小年轻们都说是一生一世的意思。不过老李头更在意的是实打实的钞票,能多买几斤肉比啥都强。
有些战友性子急,看到别的地方提标了就坐不住了。其实这事儿就跟种地一个道理,该施肥的时候自然就施肥了,急也急不来。事务部的通知迟早会下,该补的钱一分都不会少。眼下最要紧的是把8月份这笔钱盯紧了,可别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核对补助金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麻烦。得先找到政府网站,再在一堆名单里扒拉自己的名字,最后还得跟存折上的数字对一对。年纪大的战友操作起来确实费劲,好在现在年轻人都会用智能手机,教两遍也就会了。
要是发现钱数不对,那可得赶紧找退役军人服务站说道说道。服务站的小年轻们态度都不错,就是有时候业务不太熟。有个战友上个月补助金少了五十块,跑了三趟才给补上。后来发现是系统录入的时候手滑,把6输成5了。所以说啊,这钱的事儿还是得自己多上心。
老李头把存折揣进兜里,慢悠悠地往家走。路上碰见几个老伙计,免不了又要唠几句补助金的事。这个说儿子给买了新手机,查账方便多了;那个抱怨眼睛花了,看数字费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倒像是回到了当年在部队里拉家常的日子。
这笔补助金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不算啥,但对这些老战友们来说,可是实打实的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国家没有忘记这些曾经保家卫国的老兵。每次领到钱,老李头都会想起当年在部队里的日子,那些摸爬滚打的训练,那些同生共死的战友。
眼下最让老李头操心的是,村里有几个腿脚不便的老战友,去镇里查账实在不方便。他琢磨着要不要组织几个身体好的,帮他们把这事儿给跑下来。毕竟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点忙还是要帮的。
太阳渐渐西沉,老李头坐在自家院子里,捧着搪瓷缸子喝茶。手机又震动起来,是战友群里的消息。点开一看,是有人转发的事务部最新通知,看来提标的事儿终于有眉目了。老李头眯起眼睛,仔细读着每一个字,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一定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