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优雅“踢皮球”?李悝五招识人术教你职场高情商
公元前4世纪,魏国国君魏文侯面临一个难题:两位大臣,谁更适合担任国相?他决定请教智者李悝。这个看似简单的人事选择,却暗藏着职场中的千钧一发。一个不当的回答,可能就会让自己陷入政治漩涡。李悝的回答,堪称古代职场"踢皮球"的典范,至今仍让人拍案叫绝。
一场高情商的对话
魏文侯直接问李悝:"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现在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
这个问题简直就是职场版的"你觉得谁更合适?"——典型的送命题!无论回答谁,都可能得罪另一方。李悝的回答堪称教科书级别:
"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翻译成现代职场语言就是:"我只是个基层员工,哪有资格评论高层人选?这事真不该我插嘴。"
但魏文侯不依不饶:"先生临事勿让!"(别推辞,快说!)
李悝的五招识人术
面对领导的步步紧逼,李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出了一个更高维度的解决方案:
"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这段话,就是著名的"李悝五招识人术",堪称古代版的"人才评估体系":
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时亲近什么样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富裕时如何花钱,是挥霍还是分享。达视其所举:看一个人身居高位时推荐什么样的人,是任人唯亲还是唯才是举。穷视其所不为:看一个人穷困时不做什么,底线在哪里。贫视其所不取:看一个人贫穷时不取什么,是否贪图小利。
从历史到现代的职场智慧
李悝这五招识人术,放在今天的职场依然闪闪发光。想象一下,当你的领导让你评价两位同事谁更适合升职,你可以这样回答:
"领导,我觉得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应该看他平时和什么样的人合作,这反映他的价值观;看他有资源时如何分配,这体现他的格局;看他有权力时推荐什么样的人,这展示他的用人观;看他遇到困难时不做什么,这反映他的底线;看他利益面前不取什么,这体现他的操守。这几点综合起来,就能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更高职位了。"
这不就是现代职场版的"优雅踢皮球"吗?既没有直接回答领导的问题,又提供了更高维度的思考框架,还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一举三得!
职场高情商的核心
李悝的回答之所以高明,在于他做到了三点:
不站队:没有直接评价魏成和翟璜,避免了选边站的风险。提供价值:给出了系统性的识人方法,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尊重领导:最后表示"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让领导自己做决定,既尊重了领导的权威,又给了领导台阶下。
千年智慧,历久弥新
李悝的智慧告诉我们,职场中的高情商不是圆滑世故,而是在复杂局面中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提供价值。当面临棘手问题时,不妨跳出问题本身,提供更高维度的思考框架。
这五招识人术,不仅是评价他人的工具,更是自我修养的指南。问问自己:我平时亲近什么样的人?有资源时如何分享?有权力时如何用人?困难时坚守什么底线?利益面前拒绝什么诱惑?
李悝的"踢皮球"不是推卸责任,而是用智慧化解难题。在职场中,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能够提供系统性思考的能力。
千年前的李悝,用五句话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今天的我们,是否也能在职场中运用这种智慧,优雅地应对各种难题呢?
你认为李悝的这种应对方式在今天还适用吗?
你在职场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优雅踢皮球"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