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遭遇警告:你的战事毫无意义,是以士兵无谓牺牲!
就在内塔尼亚胡动身去华盛顿,准备和特朗普坐下来谈那个所谓的加沙停火方案的前一天晚上,办公室里的一切都凝固了。一份文件,就那么静静地躺在他的桌上,封面上那几个字——“极其敏感且机密”——仿佛有千斤重。送来这东西的,不是别人,正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头号人物,总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
那已经不能算是备忘录了,更像是一封战书。扎米尔的用词,简直就像是把手术刀,精准又冷酷地剖开了这场战争最虚伪的表皮。他根本没绕弯子,直接就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一切,缺了个最要命的东西:一个清清楚楚的政治目标。他写道:“以色列国防军的战士们,正在一次又一次地返回同一个地方,却没有任何政治目的。”你读读这句话,每一个字背后,都是士兵们流的血,是他们拖着疲惫身躯在废墟里打转的绝望。
更要命的还在后面。扎米尔警告说,这种没完没了、毫无意义的兜圈子,“正在危及人质的安全,他们的处境日益恶化”。这话的分量太重了。这份文件,还抄送给了国防部长卡茨。它就像一道闪电,把以色列军方和政府之间那道早已存在、却一直被遮遮掩掩的巨大裂痕,照得通亮,让所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其实,这哪是什么心血来潮。这口气,扎米尔已经憋了太久了。就在不久前的8月,当安全内阁那帮人兴高采烈地批准军队接管加沙城的计划时,扎米尔的反对声几乎要把会议室的屋顶给掀了。他和内塔尼亚胡吵得不可开交,激烈得很。
他当时就警告,这个计划根本没有一个“连贯的退出策略”,说白了就是只管进不管出。这么搞下去,最后只会把以色列整个拖进全面占领的泥潭,逼着军队在加沙搞一个“军政府”。他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计划——“陷阱”。一个会把军队的资源活活耗干、把人质的性命当赌注的巨大陷阱。
你看,当顶层的意见不合到这个地步,下面的执行就必然乱套。政策上的分歧,很快就变成了行政上的互相使绊子。8月11号,扎米尔那边刚批准了27个准将和上校的任命,隔了一天,国防部长卡茨的办公室就直接给驳回了,理由是“未经事先协调”。然后呢?双方就开始通过媒体隔空喊话,互相指责,那关系,简直比冰点还冷。
说起来也是讽刺。在另一个场合,扎米尔曾对着内塔尼亚胡和一众内阁高官,冷冰冰地甩出一句话:“早上好啊,各位。你们现在才想起来要讨论如何击败哈马斯?两年过去了,你们现在才想起来?”这话太辛辣了,那种轻蔑和不耐烦,几乎都要溢出屏幕。这根本不是下属对上司的汇报,这是军人对政客们无休止的拖延和投机,最赤裸的嘲讽。
扎米尔为什么这么愤怒?因为他看到的,是前线传回来的,血淋淋的现实。到今年5月,加沙卫生部门公布的数字,已经有差不多5万3千名巴勒斯坦人在战火里没了。而以色列军事情报部门自己的一份机密数据库,更是揭开了一个让人脊背发凉的真相。
你想想看,这5万3千多个死者里,被清清楚楚标明是哈马斯或者杰哈德武装分子的,只有8900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高达83.2%的遇难者,是平民。简单算一下,每6个倒下的人里,就有5个是跟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是无辜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数据的扭曲,好像是被默许的,甚至是……被鼓励的。驻扎在加沙南部拉法的一支部队,曾经把打死的差不多100个巴勒斯坦人,一股脑儿全上报成了“恐怖分子”。但那个部队里一个军官私下里承认,这里面,除了两个人,剩下的根本就没武器。而以军的南部军区指挥部,甚至允许士兵在不用确认身份的情况下,直接就把打死的人归类成武装人员。
这种自欺欺人,除了让以色列在国际上名声扫地,更是在从内部一点点腐蚀军队的灵魂和士气。当《卫报》这些媒体拿着数据找军方求证的时候,军方发言人先是承认有这个数据库,然后又含糊其辞地改口,说“报道里的数字是错的”。可你问他到底哪里错了,他又拿不出任何具体的证据来反驳。这种前后矛盾的回应,把他们最后那点公信力也给毁了。
前线的士兵,他们不是机器,他们有眼睛,有脑子,有自己的判断。早在去年6月,就有41个军官,联名给内塔尼亚胡和军方高层写信,说这是一场“不必要的、永无休止的战争”,然后公开宣布,他们不干了,拒绝再参加加沙的战斗。
到了今年8月,情况就更糟了。预备役士兵的报到率,已经掉到了60%。很多人开始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身体不舒服啊,家里有事要照顾啊。还有些人更直接,征兵那阵子,人就悄悄离开以色列了,或者干脆就说自己“忘了”查征兵邮件。
士兵的家人们反应就更激烈了,他们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发动战争的人。当扎米尔那份备忘录的内容被媒体捅出来之后,很多家长都说自己感到“愤怒和震惊”。一位家长对着镜头控诉:“按照总参谋长自己的说法,他就是在让我们的孩子去白白送死、白白受伤!我们孩子的命,不是可以随便牺牲的消耗品!”
另一位母亲说得更直接:“现在是时候了,我们这些当兵的父母必须站出来,必须阻止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扎米尔这次“犯上”,在以色列政坛掀起了滔天巨浪。内塔尼亚胡的极右翼盟友,那个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喊话,让扎米尔“服从政府命令”。内塔尼亚胡的儿子更夸张,直接说总参谋长这是要搞“军事政变”。
但是,扎米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十几位已经退了休的国防军、情报机构和警察部队的前大佬们,自发地聚在一起,录了个视频,公开敦促内塔尼亚胡停火。他们这些人,俨然成了支持扎米尔的“外部顾问团”。
你要知道,在以色列,国防军的地位几乎是神圣的,被看作是“国家生存的最终保障”。这种根植于整个社会的认同感,让军方在跟政府掰手腕的时候,手里总是有那么几张王牌。历史上,将军们曾经成功说服总理在1967年先发制人,才有了六日战争的胜利;十多年前,也是当时的总参谋长,强硬地顶住了内塔尼亚胡,没让他去打伊朗的核设施。
就像前国防部长巴拉克说的那样:“当总参谋长说‘对不起,但我告诉你不行’的时候,内阁就没法通过相关的决议。”扎米尔身边的人透露,他坚信内塔尼亚胡的家人和亲信正在背后搞小动作,想把他弄下台。双方的权力斗争,已经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
最后,内塔尼亚胡还是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但他兜里揣着的那份停火方案,因为国内这场公开化的军政决裂,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扎米尔的备忘录,虽然没能让加沙的炮火立刻停下来,但它在以色列社会,确确实实引发了一场关于这场战争到底为了什么的全民大讨论。
这场战争已经让以色列付出了太多。今年上半年,国防开支暴增了40%,税收却因为经济不景气,反而降了12%。预备役军人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装备的损耗远远超过预期,后勤补给线还老是被伏击。
就像一位退役将领说的那样,以色列正在重蹈历史的覆辙——一场没有明确政治目标的军事行动,最终的结局,只会在“进攻—伤亡—再进攻”的死亡循环里打转。加沙的战火还在烧,但决定这场战争最终会走向何方的,可能已经不是战场上的子弹了,而是特拉维夫权力中心那道已经深到无法弥合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