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跟随在毛泽东身边的人,是什么时候发现,毛主席是个天才的?
1935年,在完成四渡赤水这场关键战役后,红军面临的被动局面有了明显好转。可以说,他们成功突破了蒋介石精心布置的包围网,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后来,很多西方学者都感慨地说:"毛泽东在军事上确实是个天才,他指挥的四渡赤水简直是个奇迹。"
这一仗打完后,大家才真正明白毛主席的过人之处。但那些一直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同志们,他们又是啥时候发现主席这么厉害的呢?
那时候在中央苏区,党内不少同志一开始都没意识到毛主席的过人才能。
刘伯承年老时曾谈起,在长征开始前的一次中央会议上,有人提议撤销毛泽东的实际军事指挥权。当时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同志因为对毛泽东认识不深,没有站出来反对这个提议。刘伯承后来表示,这个决定让他深感懊悔。
好在毛主席心胸宽广,没有因为过去的事情跟刘伯承计较。他知道刘伯承当时不支持自己,是因为还不了解他的能力和为人。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正式接管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权。让人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排挤刘伯承,反而更加信任和倚重这位军事将领。
在四渡赤水这场关键战役里,刘伯承一直全力配合毛主席指挥作战。
革命刚开始那会儿,不光刘伯承没看出毛主席打仗特别厉害,党内不少领导也没意识到这一点。
博古和王明等人之所以能在中央会议上打压毛主席,部分原因在于当时的决策机制。遵义会议前,博古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但党内事务并非由一人独断,所有重要决定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才能通过。
换个角度想,要是当时党内同志都清楚毛主席的过人才能,博古他们哪有机会把毛主席挤出领导核心?
党内干部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毛主席的非凡才能的?
朱德和陈毅很早就看出毛主席是个难得的人才。
1928年,朱德和陈毅带领参加湘南起义的队伍抵达井冈山。没过多久,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正式组建成立。
从那时起,中央红军开始被称为"朱毛红军"。说实话,在革命初期,朱德和毛主席之间偶尔会有争执,甚至产生过分歧。但大部分时候,朱德都是坚定不移地站在毛主席这边的。
在中央苏区并肩作战的日子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无论是游击战术还是运动战法,都是两人携手探索的成果。朱德逐渐发现,毛主席在军事方面展现出的非凡才能,确实令人叹服。
在多次反围剿作战中,朱德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毛泽东同志卓越的军事才能。
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毛主席遭到排挤,朱德站出来力挺,强调红军离不开毛泽东的领导。
陈毅很早就看出毛主席是个非凡的领导者。
1929年,毛主席卸任红四军前委书记一职后,当时暂代该职位的陈毅专门给上海的党中央写了封信。他在信中明确指出,红四军离不开毛泽东同志的领导。
多亏了陈毅力挺,毛主席才能在古田会议上重新当选前委书记。
陈毅这么做,是因为他看出毛主席在打仗和搞政治方面特别厉害。
周恩来比朱德、陈毅更晚意识到毛泽东的过人才能。
1931年底,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中央不得不把办公地点迁往江西革命根据地。就在这个时期,周恩来也抵达了苏区。
周恩来在各类报告里没少看到毛泽东的名字,也知道他带兵打仗、发动群众很在行。但两人一直没机会见面,所以周恩来当时还没发现毛主席是个真正的军事奇才。
1932年2月,红军在江西赣州一带展开了军事行动。
毛主席在攻打赣州前就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虽然赣州守军人数不多,但城墙坚固很难攻破。最关键的是红军缺少重型武器,如果进攻不顺利,附近的国民党部队很快就能赶来支援,这样红军肯定会吃大亏。
经过33天的激烈战斗,红军最终未能攻下赣州,反而付出了惨重代价。
眼看战局不利,周恩来赶紧把毛泽东请来指挥。毛泽东接手后马上调整策略,果断放弃攻打赣州,突然调转方向朝福建进军。在他的灵活指挥下,红军接连拿下漳州等地,一下子就把被动局面给翻转过来了。
在赣州这场战斗中,周恩来看清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
从那以后,周总理始终毫不动摇地站在毛主席这边。
在红军反围剿的前四次战斗中,毛泽东能成功领导部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周恩来在背后全力相助。
1934年底湘江血战刚结束,周恩来就深刻认识到:红军离不开毛泽东的军事才能。要是继续让博古、李德这些外行瞎指挥,整个部队都可能被他们葬送掉。
后来开过好几次中央会议,都是周恩来坚持让毛主席回来参加的。
1935年初,经过周恩来的多方努力,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成功举行。在这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会议主席团成员。
现在党内多数领导都看出来了,毛主席在打仗和搞政治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所以开遵义会议的时候,大伙儿才会一致支持他。
在长征路上,张闻天和王稼祥作为中央领导成员,逐渐认识到毛泽东同志卓越的领导才能。
长征途中,王稼祥因伤势严重只能躺在担架上。在与毛泽东的深入交流中,他逐渐明白了一个关键道理:要想带领红军走向胜利,毛泽东的领导才能是必不可少的。
在遵义会议召开前,王稼祥曾与张闻天进行过一次重要交流。
张闻天明确表示,在军事指挥方面,毛主席最有经验,红军应该继续由他领导。
遵义会议开完那会儿,党内有些人还是不太服毛主席。为了让大伙儿都听毛主席指挥,当时负责主持工作的周恩来二话不说就站了出来,全力支持毛主席的领导。为了树立毛主席的威信,周总理连军事指挥权都主动让出来,甘愿给毛主席当副手。
四渡赤水这一仗打完后,党内所有人都见识到了毛主席卓越的军事才能。这场战役让他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变得不可动摇。就连之前对毛主席有意见的博古、凯丰等人,现在也都打心眼里佩服他了。
很多研究者后来分析,为什么那么多将领愿意死心塌地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关键就在于,大家都公认毛主席在打仗和治国方面确实是个百年难遇的奇才。这些将领们心里很清楚,跟着这样一位能力超群的领导人,革命事业肯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