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于凤至晚年著书控诉赵四背叛,致使张学良失去自由

发布日期:2025-08-29 20:18    点击次数:194

1929年,沈阳张氏府邸意外迎来了赵一荻。她是张学良的情人,人称赵四小姐。此番造访,她只为见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一面,希望于凤至能够同意她留在张学良身旁。

面对这样的要求,于凤至自然无法接受,怒气之下,痛斥了赵一荻。然而赵一荻却跪在她面前,泪流满面地诉说自己的无助与绝望。因与张学良这段备受争议的关系,她的父亲赵庆华北洋政府交通部的次长已通过媒体公开宣布与她断绝父女关系。父亲不仅离她而去,也宣告了辞去公职,从此退隐山林。

身处险境的赵一荻,如今已成为社会的笑柄,也成了整个家族的负担。眼前她已无退路可选,如果连张学良都不愿接纳她,她唯有自杀。赵一荻出身并非嫡系,其母只是家中丫鬟,而于凤至却是名门望族之女。此刻,于凤至看着眼前痛哭求情的赵一荻,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愤怒。

赵一荻承诺不谋任何正式名分,只愿以“秘书”的身份留在张学良身边。于凤至最终答应下来,但提出了明确约定:在外,赵一荻对外国人只能被称作秘书;对中国人,则必须以侍从相称,不能拥有夫人的身份。

张学良曾坦言:“我如今的放纵,全因我太太宠我。”在处理丈夫的感情问题上,于凤至显得格外宽容,不仅接纳了赵一荻的请求,两人甚至逐渐建立了友谊。随着相处增多,于凤至发现赵一荻对张学良的感情十分真挚,加之她聪慧能干、交际能力强、外语流利,于凤至感到,身边有这样一位能助手,或许对自己并非坏事。两人渐渐亲近如同姐妹。

1933年,张学良因弃守锦州、失陷热河而被迫离职,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于凤至随丈夫赴欧美,后留在英国治病。1937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被扣押。得知消息的于凤至,拖着病体返回国内想救夫,发觉徒劳无功后,坚决要求与夫同囚,并与丈夫一同经历了三年的幽禁岁月。

1940年,于凤至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尽管蒋介石批准她赴美治疗,但她仍希望死在夫婿身边。张学良极力劝她离开,称自己已身陷囹圄,于凤至若能好好照料三个儿女,就是对张家最大的贡献。他更希望她能帮助自己完成解开西安事变隐情的心愿。

听罢,于凤至才决定离开。她没想到,这一别却是夫妻的最后一次见面。抵达美国后,于凤至投身股票投资和企业经营,终于积累起丰厚的财富,还曾被美国媒体报道。她定居在洛杉矶好莱坞,希望总有一天能和家人迎接自由后的张学良。

时光流转,到了1964年。随着公众舆论日益高涨,尤其是美国政界与学者对蒋介石非法囚禁张学良的质疑持续升温,蒋介石迫使张学良表态。无奈之下,张学良只能宣称自己已接受多年“教育”,认错守法,感激蒋介石宽待,愿意与赵一荻终老台湾,并与远在美国的于凤至离婚。

赵一荻借机托人说服于凤至同意离婚。于凤至终于点头后,赵一荻随即撕毁了昔日的誓言,正式成为张学良法律上的妻子。

晚年的于凤至在回忆录中,对这一切难以释怀。她曾写道:“赵四不顾当年誓言,说会永远感激我,只做汉卿的秘书,不求名分,如今却如此,我不怪她。但她明知这样做,堵住了汉卿获得自由的路径,这是不可原谅的。”

在她正是张学良与赵一荻的结婚,令张学良失去了到美国与家人团聚的可能,也让蒋介石减少了外界压力,致使张学良直到1990年才重获自由,而那时,于凤至早已于当年三月离世。



上一篇:65岁倪大红又破天花板!这一回,他让整个娱乐圈“沉默”了
下一篇:一只骨灰盒横跨黑夜,陈宝仓潜伏热血背后的隐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