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懂体育精神了!郎平那个扶了18年的手势,藏着比奥运金牌更重的情义
前几天,郎平又跑去上海看汤淼了。 我刷到那张合影的时候愣了好几秒,郎平穿件旧奥运T恤,右手就那么自然地搭在汤淼的轮椅扶手上,俩人都笑出褶子了。
结果一翻评论区,有人嚎了一句:“这手势跟18年前一模一样啊! ” 我这才猛地想起来,对啊,汤淼都瘫痪18年了。
2007年那会儿,汤淼还是男排那个跳起来扣杀能带风的王牌接应呢。 结果在俄罗斯热身时摔那么一下,医生说是“颈六椎爆裂性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听起来都脊背发凉。
就这么一下,25岁的联赛冠军变成终身轮椅相伴的人。 我记得当时排坛都震动了,谁能想到命运这么不讲道理?
让我愣神的是郎平的反应。 她第一次去看汤淼根本不是网传的2013年,而是2010年! 那会儿她自己也忙得脚不沾地吧? 结果就这么挤时间跑去了。
后来这动作就停不下来了,2015年女排世界杯夺冠,汤淼愣是坐着轮椅去现场助威,郎平赛后攥着他手聊战术细节的照片现在看都暖心;
2017年汤淼当爸爸了,郎平全运会间隙冲去医院抱那个试管婴儿的小姑娘;哪怕疫情期间没法见面,她还能记得发条消息说“等能出门就去看你”。
汤淼当年和周苏红那段婚姻多让人唏嘘,女方不离不弃照顾五年,最后他为了不拖累人家主动离婚。
后来他自学画画、搞排球解说、还参与上海排球学校项目线上教孩子打球,最近甚至剃了个光头,状态看着比前几年还松弛。
郎平去年探望完就说:“相比去年见面,汤淼更健壮了,手臂动作更自如。 ” 这话听着像教练汇报训练成果,但里头那份老友的惦记藏都藏不住。
我特别留意到郎平这次带的礼物:一个没花哨包装的红包压在他画画的笔筒边,旁边还有本儿童绘本,给她那个8岁女儿汤臻臻的。
聊的也不是啥大道理,就问康复训练坚持没,指着墙上的新画说“下次来可得给我留幅”。 哎你说这种琐碎里的惦记,是不是比任何煽情台词都戳心?
汤淼这些年每次见郎平都必聊排球战术,里约奥运打巴西前夜他紧张得睡不着,夺冠后又激动得失眠。
郎平自己都说过,带队遇到难题时想想汤淼的韧劲,“就觉得没什么扛不过去的”。 这种双向的暖,才让十八年的探望不像慈善,倒像老友的默契。
现在郎平64岁了,晒的日常都是陪家人看演唱会、旅行。 汤淼43岁,女儿都快读小学了。
好多球迷喊她“别再回国家队了”,她刚从美国飞回北京倒时差呢,25号就出现在上海汤淼家里。 你说她图啥呢? 中国排协把这列为“运动员互助典范”,但我觉得吧,真感情哪需要什么典范名号。
不过话说回来,体育圈最不缺的不就是巅峰时的喝彩吗? 冠军啊金牌啊隔几年就换人,可像这种低谷里的相守,十八年如一日的扶轮椅手势,倒让人想起个事儿:当年刘翔还拍卖奥运纪念品给汤淼筹过220万医疗费。
这些事拼在一起,突然就觉得“体育精神”这词儿没那么虚空了,它可能就是郎平手里那个红了十八年的红包,是汤淼摔伤后还能画出的山水画,是葛曼棋比赛时弃赛扶起摔伤队友的那个本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