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买卖,加拿大却选择加税,中方态度颠覆预期
先跟您把话挑明——2024年这年头,加拿大跟着美国翻脸,可真是又傻又拧巴。美国前脚对咱们电车开足马力征税100%,加拿大屁颠屁颠跟上,也整出同一套,还拍胸口自称“站前排”。可结果您猜怎么着?等我们真甩手不买了,这帮人自己先坐不住,转脸上赶着套近乎,外交电话、会面全安排得比兔子还快。
这不是空口白话。镜头一转,2025年9月23日,纽约城那场联合国大会,加拿大的总理和外长,一个拉着咱代表见面,一个赶紧敲定“很快访华”。姿态放得无比低,嘴上说要重修旧好,手底下掐着油菜籽、豌豆、猪肉等快坏死的出口单,巴不得尽快解冻点生意水源。
掰着手指头一算,这一套“先打你、再求人”的架势,加拿大其实也不是头一次玩。翻翻旧账,2022年5月,就有那么一回借着国家安全名头,直接宣布把华为和中兴的5G设备全赶出门,说得轰轰烈烈,结果拆得稀里哗啦还不补偿。这倒让我想起小区物业修电梯,先封楼,后头自己人也进不去,最后还得赔不是。
“跟着五眼联盟混”这点,加拿大也是稳稳地抄作业美国、英国、澳洲、新西兰都不让用华为,他们后脚尾随,不掉队也不冒尖。几年下来,啥脏活累活都跟着做,变着花样给自己加堵。
再把镜头拉回2024年,美国劳师动众对咱电动汽车、钢铁下重拳,加拿大也不含糊。10月消息一落地,对我们电车加税100%,钢铁、铝材也各自添了25%档次。还没完,副总理弗里兰蹦出来又说,电池、半导体这些小零件,哪怕一点风吹草动,也想着捎带手多整点关税。讲真,这价格一加,无论是中国厂商还是加国老百姓,兜里都得肉疼。
天有不测风云,风水轮流转。2025年6月,特朗普那脾气直接开大招,对所有进美国的钢铝产品统一加征50%重税。加拿大本以为“抱大腿”能上桌吃肉,现实——啪一下自己也挨一刀,伤得还比谁都狠。加拿大是美国最大钢铝供应,怎么都想不到,刚随大流反华,人家美国却下手最重、连自己兄弟都不放过。
情急之下,也不能干等。6月一过,政府火速出台补贴政策,给自家企业抹点药,防着饭碗不保。可去找美国谈判,这边门槛高得很,那边压根爱理不理。无奈着,加拿大脑筋一转,重新琢磨“表忠心”的目标,不得已,又瞅准中国,连忙说要“巩固本土市场”,再加点进口关卡。
到了7月16号,光天化日下,总理直接跑到自家钢厂亮相。“不能让便宜钢材冲垮我们的饭碗!”话说得倍儿响,就是指着中国发难。还专门声称要狠抓“产能过剩”,明里暗里全怪咱给他们工人添堵。说话容易,行动更快,对超出2024年协议的中国钢材,啪,补上一刀——50%的税!就问您,这事扎不扎心?
可美国又闹腾了。8月1号刚一到,对从加拿大进口的货物又是一顿猛砍,关税35%,一刀切下去,还顺手埋怨加拿大“芬太尼防控不给力”。铜、药品、乳制品、木材、汽车零配件,几乎什么都得“涨价交保护费”。加拿大的小算盘打得精,结果不但没讨到甜头,还落了个两头挨骂。这事搁谁谁窝火。
咱们看着加拿大的姿态,压根不吃这一套。没惯着他们的臭毛病,直接上反击。先说农产品这一块——对,加拿大油菜籽农民这些年日子忒苦。2025年3月,我国不废话,100%关税直接甩出,等于把他们能出口咱们的49亿美元生意全拦腰斩断。萨斯喀彻温四万农户,一算账,个顶个咋都得亏一季油菜钱,有点人直接想抱大腿哭。
可掐一把鼻涕一把泪没用,豌豆紧跟着也遭殃,两百万吨本该出口中国的货,眼睁睁卡仓库里烂。加拿大人想找印度、越南“兜底”,可那地小路远,运费高得掉牙。榨油厂老板捶桌子,设备砸进去了没活干,社区几个青年原地赋闲。省长们跳脚,网上嚷嚷,“赶紧坐下来谈!再磨蹭全省人都要疯!”
再瞅瞅猪肉、海鲜,甚至比油菜还惨。以前加拿大猪肉卖中国,不用怎么吆喝货都出得飞快。一加税,销量直线下滑,价格浮动不定。长远我们市场巴西、欧盟的肉源多得是,加拿大这块“蛋糕”随时换人分。
最猛的还属西海岸海鲜,螃蟹出口原本一年能收2.2亿加元,我们消费九成。结果25%关税一塌,海鲜商像套上高利贷,压力山大。压力传到联邦政府,外长、总理全体急踩油门,不缓会儿国内农场主、厂子是非闹不可。
接着话说,加拿大其实再清楚不过制裁越狠,反噬越疼。捅咱一刀,自己先破血流。压力逼人,外交舞台上的戏码不可不演——2025年9月23日,卡尼带队纽约联大和我国代表面对面,有油菜籽、有钢铁、有电车,啥关税、出口难题都往台面上摊。嘴里一句句“期待重建新合作”,后脑勺全是怕失饭碗。外长阿南德顺势宣布快访华,还专程去趟印度,意思听明白了吧?美爹靠不住,只能赶紧修补跟中国的搭桥。
这回咱们并不藏着掖着。官方话说得干脆我国是加拿大第二大外贸伙伴,今年双边贸易增长快,底盘稳。希望坐下来,协商着解决问题,能源、绿色、旅游,不妨一起拓展。翻译成人话市场要回暖,得有点诚意,搬把凳子好好谈。
但加拿大心虚,不只川流不息往中国跑,连欧洲也拼了命要多拉几家合作伙伴。卡尼上月专门去波兰、德国、拉脱维亚,签些协议,救自个供应链。三条腿走路一边修中加裂痕,一边拉紧欧洲,三来还是得防着美国哪天又“变脸”。
透过现象看本质,加拿大现在摆明玩“三角制衡”,想分散风险,顾住内外政治、经济和农民基盘。媒体分析,这会儿正是两国关系的“窗口期”若加拿大能痛下决心调整政策,释放善意,也许真能稳住场子,搞点稳定发展;反之,倘若前脚示好,后脚捅刀,企业和地方政府就难信任——左右摇摆,照样陷进周期性波动的泥潭。
回望这一路,从5G封杀、关税连环炮,再到如今又唱和缓修好调,加拿大把自己绕成了两头难的局。他们主动追过来谈,也只因现实很扎心跟风美国疯狂制裁,最后坑的,到头来还是自己。
唉,这锅香不香、苦不苦,还不是看自个往哪边添柴、往哪边浇水?您加拿大是该醒醒了,还是还想梦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