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全球覆盖已成事实,手机仍旧显示GPS,习惯难改需时间适应
为什么咱们还是用GPS
老乡话说得真有道理 要知道
虽然咱们国家的北斗三号系统早在2020年就正式建成了,变成了世上上第三个能自己掌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是在咱们日常用的导航软件里,还是经常看到“GPS”两个字
明明北斗早就覆盖全球了,咋还得老用美国的GPS
难不成我们还真受人家牵着走
其实这背后有点“习惯”的味道,也有设备和市场生态的原因
== GPS的崛起,老厉害了,真不是吹的 ==
你想,GPS这玩意儿
起步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上世纪70年代,苏联那边技术动得挺快
刺激着美国人也开始琢磨自己要造个“千里眼”
1973年,美国正式启动了GPS的“造车”
目标很明白:打造一套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准确告诉你位置的“神器”
那会儿美国人真是有点“野心”,想用它保障军队的行动能更精准
到197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GPS试验卫星
之后的十几年,从发射、调试到优化
卫星的轨道、信号传输技术不断改良
等到1994年,GPS终于建成了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天网”
这24颗卫星里边,21颗是负责日常工作的,另外3颗备用,哪天哪颗出点毛病,备用卫星马上顶上去
这套星座一建好,就能覆盖到地球上的98%的地方
不管你是在大海深处,还是在沙漠荒野,只要有个GPS接收器
再说,到了2000年,美国一宣布,民用也免费用
咱们的手机、汽车导航都能用上了
之前那GPS,差不多是“军用专属”,民用的信号精度差点
可一免费,就像开了个“导航大门”,全世上的手机厂商、车厂都赶紧把GPS模块塞进去
你知道,今天用GPS的人
欧洲、亚洲、非洲的老百姓,基本都在用GPS
习惯了把“导航”跟“GPS”划等号
时间一久,“GPS”这两个字
几乎变成了“卫星导航”的代名词
就算后来出现了北斗、伽利略、格洛纳斯,人们还是懒得换
更别说,美国手里掌控着GPS
能随时“关掉”某个区域的信号
比如说,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美国说断就断了那艘货轮的信号
让它在海上漂了将近一个月都找不到路
1996年,中国在东南沿海军演时,美国也突然中断了GPS信号,结果导弹失去了精准定位
这个事儿其实让中国高层觉得挺不舒服,也狠狠刺激了我们搞自主导航系统的决心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北斗的“梦想”开始萌芽
== 北斗崛起,老厉害了,咱也不输人家 ==
“银河号事件”那一闹
国内的领导们都觉得不能再靠别人了
咱们正式启动了自己的北斗一号系统研发
这套系统由两颗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组成,虽然范围有限,只能在中国和周边区域用
但已经算是“破门而入”了
定位精度大概在10米到20米,算是“刚刚好”
更牛的是,这让咱们变成了全球第三个有自己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要知道,之前都美国和俄罗斯垄断了,咱们一跃而起
北斗一号一出来,大家都说:“
咱们也能自己搞这个玩意儿了
”紧二号系统也开始了,卫星数量涨到14颗
信号范围也从国内扩展到整个亚太
而让人更振奋的是,2020年
咱们的北斗三号系统正式上线
这次厉害了,除了普通的定位
还新增了“短报文”功能
你想,在偏远山区、孤海荒漠,没有手机信号没关系,用北斗终端还能发字条
这功能在国外的导航系统里头可不多见,真是“老厉害老厉害”了
为啥咱们还在用GPS
习惯惯得很,别着急变 你可能会想,既然咱们的北斗已经全球了
为什么平时还看到导航软件里说“GPS信号不好”
其实这背后有个“习惯”的故事
你想,GPS从一开始就早早地布局好,从94年开始全球组网
到了2000年就免费给民用用
那会儿,咱们的车载导航、手机里头全是“GPS”两个字
习惯了就成了“真命天子”
再说,咱们的手机、导航设备
早就是按照GPS标准设计的
芯片、线路、软件,都是围绕着GPS来的
你换成北斗,要重新设计设备
再说,整个产业链都围着GPS转,芯片、软件、应用都习惯了“用GPS”
再说了,设备升级换代也是个情况
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直接就按原来的标准做
等到市场上新设备逐步普及,用户慢慢习惯后
可能会出现“北斗信号满格”的场景
其实,咱们的“导航习惯”就像用惯了某款APP
再说,很多导航软件为了兼容,也会显示“GPS”的字样
即使后台用的其实是北斗
设备成本高,产业链复杂,要全部换掉,得花不少时间
暂时“共存”成了最实际的办法
慢慢习惯,慢慢变 你瞧,眼下很多新出厂的设备,比如手机、车载导航、物流追踪器,基本都能同时接收北斗和GPS信号
这个“双模”技术,就是未来的趋势
咱们用的导航,慢慢从“只用GPS”变成“用北斗+GPS”两者兼容,既省钱
等着看,随着北斗生态越搞越成熟,旧设备自然被淘汰
等再过几年,打开导航时,看到的可能就是“北斗信号满格”
不用再“看GPS信号差”了
说起来,咱们用GPS这么多年,习惯了它的“老厉害”,要想一下子完全换掉
你平时用导航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GPS信号挺弱”的时候
换成北斗信号会不会更稳定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未来,咱们的导航会变得更“聪明”
我也挺指望的,咱们的导航系统变“自己家”的日子
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我觉得,这个观点可能不太一样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