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顶住美国关税大限,莫迪政府扛压力,谈判桌上谁在发抖?
美国给印度设了个最后期限:8月1日前谈不拢贸易协议,就恢复25%到40%的高额关税。结果印度硬着头皮说不,7月5日商务部长戈亚尔公开表态,说印度会从实力出发谈,不签损害国家利益的协议。
这事儿听着简单,背后藏着印度国内和国际的不少麻烦。
印度农民最近闹得厉害,特别是反对转基因作物进口的组织。他们说要是让美国的转基因产品进来,就要上街抗议。
最高法院也两次叫停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说明老百姓对这事特别敏感。反对党领袖甘地更是天天在媒体上说莫迪肯定会被特朗普逼着低头,搞得莫迪政府压力山大。
美国这些年一直想让印度替代中国,把制造业转移到印度。但四年过去了,美国投的钱不多,印度也没建起像样的产业链。
2024年美国对印度制造业投资增长才3%,连越南和墨西哥都不如。
印度现在还在用中国的原材料做药和电动车电池,美国想让他们断了中国供应链,可印度自己还没准备好。
戈亚尔说印度已经和英国、阿联酋这些国家签了自贸协议,这样谈判时底气足点。
6月份印度还通过世界贸易组织说要对美国28亿美元的商品加税,算是给美国点颜色看看。
但其实印度心里清楚,自己在航空、IT这些领域还得靠美国,真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
美国和印度2024年贸易额有1290亿美元,美国卖了418亿,印度卖了874亿,美国亏了457亿。
美国要印度让步,印度也想趁机多捞点好处。
可印度制造业不行,要是关税太高,自己工厂也撑不住,到时候失业潮一来,农民和工人肯定又要闹。
莫迪现在骑虎难下,既要对内安抚农民和工人,又要对外和美国周旋。
戈亚尔那番强硬话,一半是给国内看的,另一半也是给特朗普下台阶。
特朗普那边其实早留了后手,7月7日的警告信里没把印度列第一批,明显想留谈判余地。
印度说自己能和任何国家竞争,可真要硬扛美国,底气还是不够。
中国能顶住压力,是因为有几十年的产业积累,印度现在还差得远。
莫迪嘴上硬,但最后能不能扛住,还得看美国让不让步,双方谁先眨眼。
谈判桌上现在是印度先放了狠话,但美国也不是好惹的。
印度要是真敢加税,美国可能直接把关税翻倍,到时候谁吃亏谁知道。
莫迪这招是虚张声势还是真有后手,只能等8月1日之后看结果了。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