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13亿美国军援,埃及誓要挣脱束缚,豪气押注歼35
埃及盯上中国歼-35隐形战斗机的消息,让美国和以色列坐不住了。这可不是简单的军购交易,而是开罗在美中博弈中打出的一张战略牌——用中国的隐身技术换美国的政治枷锁。
埃及人算得很清楚:每年13亿美元的美国军援固然诱人,但附带的政治条件越来越像紧箍咒。当美国在中东的“以色列优先”政策让阿拉伯盟友寒心时,中国递来的歼-35就成了挣脱束缚的钥匙。
(图1)

歼-35(如图1)的战术价值显而易见。这款双发隐身战机的雷达反射截面比法国阵风小一个数量级,作战半径覆盖埃及所有敏感边界——从利比亚动荡区到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争端前线。
更狠的是中国打包出售的技术转让协议,包括人工智能航电系统和无人机协同作战技术,直接戳中埃及国防工业本地化的野心。相比之下,美国卖F-35给以色列时连源代码都要加密,生怕泄密。这种技术霸凌,埃及国防部早就受够了。
但真正的炸弹在于地缘政治。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手握苏伊士运河战略通道,从来都是大国必争之地。
过去四十年,美国用军援+和谈的组合拳,把埃及绑在“戴维营协议”的框架里。如今塞西政府左手买俄罗斯Su-35,右手签中国歼-35,分明是在告诉华盛顿:阿拉伯之春后,游戏规则该改了。
尤其当中国把埃及列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投资70亿美元扩建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时,开罗突然发现——原来战略自主是可以标价的。
(图2)

以色列的焦虑比美国更赤裸。以军参谋部评估报告显示,歼-35的隐身性能虽略逊于F-35,但配合埃及已装备的法国“流星”远程空空导弹,足以威胁以色列的空中优势。
更麻烦的是,中国很可能为歼-35适配俄制S-400防空系统(如图2)的数据链——这意味着埃及正在编织一套融合东西方技术的杀伤链。以色列现在最怕的不是埃及毁约,而是沙特、阿联酋这些海湾土豪跟风下单,把中东变成中国隐身战机的演兵场。
美国人的困境在于制裁工具箱见底了。
取消军援?埃及早用中国红箭导弹替代了陶氏反坦克导弹。技术封锁?沈阳飞机公司连生产线图纸都愿意谈。五角大楼2023年《中国军力报告》承认,中国在中东的武器销售策略堪称“降维打击”:不要政治站队,允许技术山寨,还附赠基建贷款。当埃及用中国无人机巡逻西奈半岛,用华为设备升级通信网络时,华盛顿才惊觉——军事联盟的根基正在被基建+军贸的“中国套餐”蛀空。
(图3)

这场交易暴露了中东权力转移的深层逻辑:当美国把战略重心转向印太,留下的真空必然有人填补。
埃及的聪明之处在于,它不吃“选边站”的亏——继续接收美国军援维持表面同盟,同时用中国武器夯实里子。这种骑墙策略风险不小,美国国会(如图3)已有人提议将埃及列入CAATSA制裁名单。但埃及赌的是特朗普政府不敢冒险:若真把埃及推向中国怀抱,失去的不仅是中东最后一个世俗大国盟友,更是苏伊士运河这条全球贸易咽喉的掌控权。
未来三年将是关键窗口期。如果埃及成功实现歼-35本土化组装,很可能催生“开罗-中国轴心”,带动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中国军贸老客户升级订单。
而美国要么咬牙放宽技术出口管制,要么眼睁睁看着中国用隐身战机撬动整个中东安全架构。
总之,这场交易若最终落地,改变的不仅是尼罗河畔的空军机库,更是中东权力游戏的底层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