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说撤就撤!李在明直接对小马科斯翻脸,亚太力量将迎来洗牌
韩国突然撤资,菲律宾遭遇外交地震!李在明政府在脸书上公然撕毁协议,直接点名批评菲律宾腐败,让小马科斯脸上无光。这笔5亿美元的桥梁贷款说没就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 韩国态度的急转弯,不仅仅是针对菲律宾,更预示着亚太地区力量平衡的重新洗牌。
菲律宾原本指望用这笔钱建造350座桥梁。 2023年11月,菲律宾财政部向韩国提交了贷款申请。 当时中菲关系正因南海问题紧张,中国撤资后,小马科斯迅速转向韩国寻求“接盘”。 前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奉行亲美反华政策,与马科斯路线相似,双方一拍即合。马科斯甚至没等韩国审查通过,就迫不及待地将这笔贷款作为自己的政绩大肆宣传。
李在明上台后,韩国外交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他公开以“腐败问题”和“制度不健全”为由暂停了该项目。 这背后有清算前总统尹锡悦的政治目的,因为这些对外投资项目是尹锡悦力推的。李在明通过翻旧账,给政敌增加了“腐败”的罪名。
韩国外交路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李在明政府希望修复与中国的关系。这意味着菲律宾在韩国外交中的权重下降,韩国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向菲律宾提供资金。同时,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盟友采取强硬态度,要求各国增加防务开支,韩国自身也面临压力,无暇他顾。
菲律宾国内并非一片祥和。马科斯政府深陷数十亿比索的防洪项目腐败丑闻,多名立法者和公共工程官员受到牵连。总统小马科斯不得不组建独立委员会调查此事。韩国资本在菲律宾的其他项目,如大坝建设,也存在严重的人权和环境问题。这些项目常以极低的补偿强占原住民土地,甚至动用军事力量进行镇压。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激进行动的一大支撑原本来自于美国。美国确实向菲律宾提供了军事援助,例如2024年7月宣布提供5亿美元军援,并解冻了3.36亿美元的对菲军事援助。 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军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将菲律宾打造成牵制中国的“棋子”,实现其“以海制华”的战略,并借此对菲国内保持影响。 这些援助附带了政治条件,要求菲律宾在南海等问题上配合美国。
东盟内部对菲律宾的南海政策并不完全支持。在东盟闭门会议上,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直接批评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持续对抗中国是“玩火自焚”。 他质疑菲律宾为何只针对中国,并指出菲律宾一边与中国贸易额巨大,一边又进行挑衅,像是“吃着火锅唱反调”。
菲律宾的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全球第二大香蕉出口国,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达9.6%,但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不足3%。 这种经济结构使其在大国博弈中异常脆弱。马科斯政府推动的军事现代化计划也显得力不从心,2024年国防预算仅36亿美元,却计划采购价值25亿美元的F-16战机,严重挤压了社会开支和基础建设预算。
菲律宾民众最关心的是物价上涨、就业紧张等经济和生活质量问题。小马科斯政府在外交上的强硬姿态,导致的投资流失和外交孤立,可能引发国内民众的不满,影响其支持率。